肉類的脂肪會因自由基而氧化,同樣的,在我們的體內也會進行相同的氧化作用。那攝取豬肉,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
我們人體的細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質所構成的,經過活性氧的作用便會生成過氧化脂質或蛋白質的過氧化物。當體內的脂質過氧化時,過氧化脂質生成的同時也會產生自由基,因此有研究認為是活性氧、自由基與過氧化脂質三者在體內相互的關連造成了異常的氧化作用,而加速了老化。自由基使得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在氧化後堆積在動脈,可能造成動脈硬化;蛋白質氧化後也會使人體的巨噬細胞無法辨識這是來自體內的蛋白質,導致免疫不全,若是讓染色體受到損傷甚至會產生畸形或引發癌症。
不過與肉品、加工食品不同的是,人體內本身就存在著抗氧化防禦機制以保護身體盡量不受到自由基的危害,例如某些抗氧化酵素能使得活性氧歸於安定的狀態。除了酵素以外,維他命A、C、E等也能將自身原帶有的氫釋出,使自由基轉為安定,而這之中又以維他命E作用最大。維他命E將氫離子分給游離的脂肪酸後,雖然會成為游離的維他命E,但是並不會像游離脂肪酸一樣去搶奪鄰近分子的離子,而是會讓維他命C等分出氫離子給自己,再度回復安定的狀態。
身體組成的蛋白質一樣會經歷過氧化反應,因此為身體補充優良蛋白質來替補是相當重要的。以日本長壽地區老人家的肉類攝取值來觀察,雖然統計出的膽固醇值並不算低,但老人家們並不因為年紀愈增長而減少肉類的攝取量。實際上,不用因為太害怕膽固醇而刻意減少肉類的攝取,反之應可藉由攝取肉類來得到與人體相近的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喔!
資料來源《今さら聞けない肉の常識》
=御鼎屋 信功豬肉=